galgame游戏盒子 galgame游戏盒子官网
小说:你了解啥子是“bug体质”吗?
所谓bug体质,最开始来源于程洋的自嘲。
早在还上学的时候,他就总会触发各种稀奇古怪的bug。
这些bug隐蔽得极深,就算是专业测试人员,也常常测不出来。
偏偏这些bug影响了他对于相关软件的正常运用,惹得他不得不给各种APP报bug,成为了各企业开发者社区里格外活跃的账号。
当时很多人说,他有这个体质,正适合当测试工程师。
偏偏程洋有壹个开创属于自己的游戏全球的愿望。
于是,他测试转开发,通过之前社区里认识的壹个匿名键盘侠的内推,进入L企业,而且用十倍的努力和实际的成果告知大家,他在开发的技术上,不比测试能力差。
当然,就算转成开发,在职业之中,这个体质的功效也进一步拓展。
在企业上线新功能的时候,他帮忙测流程,也是一测壹个准儿,必然出bug。
再后来,他开始被企业的软件测试部门拉去帮忙测试,成为了“功能上线前最后的守门人”。
久而久之,这个称呼就在他身上焊死了。
“这样啊……”面试官微微颔首,眼中浮出一抹捉摸不定的笑意,“那你测出过游戏中人物的bug吗?”
“呃,”程洋一愣,“穿模、文案错误、打斗数值错误,这种算吗?”
“有没有更——侧重于人物本身一点儿的?”
面试官瞧着程洋,充满探寻的迫切目光让他有些不自在。
程洋坦诚反问:“无论兄弟们说的更侧重于人物本身,是指人设吗?
“可是,据我所知,galgame游戏里的人物们,都是游戏策略组做好的人设。如果在这种地方出现难题,那更应该是文案组的失误。”
见他如此回答,面试官笑嘻嘻摇起头:“不一定,不一定,大家——”
“嗡”!
面试官腕上的智能手表猛地震动一下。
他瞧给手表,像是想到啥子,突然改口:“没事。这件事务大家可以改天细聊。
“当然,如果你真的是bug体质,你一定会有壹个特别独特的游戏尝试。”
面试官将手中的文件整理一下:“你已经通过了内测审核,大家稍后会签壹个正式合同。
“除了这些之后,在内测报名须知上,大家有标注过,如果在内测经过中泄露游戏机密,需要赔偿3000万。”
程洋一愣:这事儿,卢明轩还真没和他说过。
怪不得网上那么少这个游戏的相关爆料。对内测玩家都这么狠,对员工的保密协议肯定更狠。
这企业是靠收违约金存活的吧?
如果他只一个普通的内测玩家,还要背这么大的赔偿风险,程洋会当即回绝,由于他如何算都觉得不值。
那可是3000万,几辈子都赚差点的钱啊!简直霸王条款。
然而,现在程洋面对的情况不一样。
他看给面试官,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那么,作为内测玩家,我有啥子收益吗?”
面试官收拾文件的手停了一下,嘴上勾起一抹笑意:“你这么重视收益的话——”
“一切合作都是双给选择的经过。贵司想要良好的合作,天然应该拿出一定的诚意。”程洋淡淡打断对方的话。
面试官再度打量了一番程洋,随后告知他,由于《浮光》的内测保密性较强,VR方面的内测比2D、3D也更复杂一些,因此,如果玩家能通过当前内测阶段的剧情和支线,职业室会提供100万的内测津贴。
后续职业室会持续开展内测,如果内测玩家每次都能完成内测任务,内测津贴只多不少。
话音刚落,程洋嘴角轻轻一抽——
一次内测100万?!
虽然近年来货币不断贬值,虽然和3000万比起来着实少了很多,虽然程洋在一线城市、学说上工资应该不低,然而100万对他而言——或者说对一次内测而言,真的不少了。
——毕竟,摊上李致远那么个领导,程洋被各种压榨,工资几乎是黑奴水平。
更何况,要评估时刻成本。
VR的制作本就困难,《浮光》在内测阶段的剧情和支线并不多,就算是业余时刻做,也只需要半年,全部时刻都放在测试上,恐怕壹个多月就能完成。
辛辛苦苦加工打工几年才能勉强赚到的数额,如今壹个多月就可以到手……
值啊!
程洋脑中迅速算数,两分钟内已经完成利弊的权衡,在合同上签好了名字。
面试官面带笑意地将合同收好,派人送程洋到电梯口。
“《浮光》内测玩家程洋,希望兄弟们游戏愉快。”
-
“就是这玩意儿?”
卢明轩拿起盒子里黑漆漆的VR眼镜,往沙发上一躺,大大咧咧地摆弄起来。
他一只手拿着设备,抬高胳膊,厚实到略显沉重VR眼镜在他的手上摇摇欲坠,他还在感慨:“这物品可不轻啊,怪不得好多做测评的博主说,这玩意儿虽然已经尽量做得轻便,可是戴久了还是会累。
“不了解这种重量加在脑袋上,会不会影响你和里面的妹子幽会?哎呀羡慕你,你说那职业室也是烦,就不能让你把这玩意儿借兄弟儿玩玩?”
“毕竟有保密协议的。”
程洋扶住额头,叮嘱:“轻点儿,这玩意儿抵你小半年的工资!”
“这么贵?!”卢明轩吸一口气,连忙起身,十根手指头托着,毕恭毕敬将VR眼镜放回盒子中。
他像上贡一样将VR眼镜放好,转头看给程洋,感慨:
“这《浮光》职业室还挺大方的,这么贵的设备,就给你用了?怪不得报名个内测玩家还初试又复试,成本这么高,的确没法大规模内测。”
他对于自己初筛就没通过的事务,还有些耿耿于怀。
“也不是说给我用,只是借给我内测,内测结束之后,我可以以折扣价买下,或者还回去。”程洋解释。
卢明轩眼睛一转,满脸正色地推测:“难不成,他们的目的,是抛售VR眼镜?”
程洋被他惹得干笑两声。
实不相瞒,程洋自己也想过这个难题。如果真的是VR眼镜的特殊促销方法,程洋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脑回路。
“反正目前还不收我钱。”程洋耸耸肩,“就当薅个羊毛,不用白不用。”
卢明轩跟着笑:“哎,按我说,等内测结束时,你肯定会选择把设备还回去。这玩意儿这么贵,为了内测还搭钱就亏了。”
程洋敷衍地点点头,手指覆在VR眼镜光滑的表面上,感叹一句:“设备这么贵,到时候真的投入市场了,也不了解有多少人负担得起。”
“兄弟儿啊,你是不是职业上瘾了,天天解析市场可行性!——不对,你壹个技术,解析啥子市场可行性?那不是你们岗位要思考的吧?”
两人又随意掰扯几句,卢明轩见时候不早,就自行告辞。
临走前,他不忘叮嘱程洋,要是在玩游戏的经过中有啥子不舒服的地方,要随时联系他。
“能有啥子难受的地方?是我玩游戏,又不是游戏玩我。”程洋道。
“——况且,有啥子难受的地方的话,我联系你有啥子用?”
“哎呀你别问,问就是我担心我兄弟儿!”卢明轩摆摆手。
内测的保密合同有标准,程洋进入游戏前,需要保证只有他壹个人在当前环境内。
卢明轩一步三回头地离开程洋的家,走到电梯口,还抬高了声音:
“有不对劲的地方,一定联系我啊!”
【麦克斯说】游戏历史中的潘多拉之盒——真人演出游戏
“布克,你害怕上帝吗?”
“不,伊丽莎白,我害怕的是你。”
——《生化奇兵:无限》
在肯·列文精心打磨出了《生化奇兵:无限》后,游戏被扣上了“第九艺术”的帽子,但实际上并不是扣个帽子就完事了,玩家在故事了长达20年的蛮荒时代后,迫切地需要得到全球的认同,而“第九艺术”这顶高帽也恰恰是21世纪初的有戏所需要的。
和传统的艺术形式相比,游戏糅合的元素更多,他有着前八种艺术形式总和式的表现,甚至包含了宗教、哲学或者社会学的一些讨论,这就是一种文化的包容性。
而在肯·列文出山以后,游戏开始在剧本上下足了功夫,游戏的剧情逐渐从“有就行”过度到了“精细”,甚至一度出现了《黑暗之魂1》和《生化奇兵:无限》这种游戏性为剧情服务的游戏。
而游戏本身如此包罗万象,制作游戏也从当初的多少程序员找个车库就能做出一款风靡全球的电子游戏,到了如今《刺客信条:英灵殿》这种需要全球15个职业室合力才能完成开发的游戏。
要了解,育碧在形成规模的职业室全球一共就只有24个。
这就势必造成懂编程的不懂剧本,懂剧本的不懂美术,懂美术的不懂销售。
想要游戏成功上市,哪怕端茶小妹都要是精心选择的职业人员才行。
而在这种情形下,游戏开发的成本势必越来越贵,一些开发商不得不另寻他路。
玩家想看到的是啥子?好玩的游戏?还是催人泪下的剧情?
事实证明,就连一众玩家吹捧的《巫师3》和《荒野大镖客2》都做差点两者兼顾,那么各大厂商就只能选择自己擅长的部分了。
而在游戏性和文学性的冲突中,文学性显然是技术门槛相对低的,而且从市场表现来看,无论是《奇异人生》还是《暴雨》,亦或是《超凡双生》和《底特律:变人》,玩家其实特别愿意买账。
阅读和尝试是人类基因里带着的寻觅灵魂的具象化,大家都希望过上一段和众不同的人生,这种代入感电影做差点,然而书和游戏能做到,而且游戏会做得更好。
一段杰出的剧情让玩家可以彻底忘记自己是谁,无论是玩家枪杀崔佛前马上夺眶而出的眼泪,还是在无法操作的cg中疯狂点击鼠标,只为抓住在天空中下坠的伊丽莎白一样,强大的文学张力就像一张延展性极好的网,温柔地把玩家包裹在中间,逐渐让玩家失去抵抗的力气。
很显然,相比复杂的编程,文学性才是更简单更有效的出路,不过这并不是最简单的,由于cg也不是人人都能画的,总不能有个强如出自契诃夫之手的剧本,最后安在壹个学了三年动画系列的cg上吧?
很显然,有更简单的出路。
《隐形守护者》并不是真人演出游戏的开山鼻祖,然而他却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果一款游戏运行帧数太低,玩家总会吐槽“卡成ppt”,可是《隐形守护者》,是一款真的ppt游戏。
说是真人演出,但实际上,游戏演出方法是播放照片,演员并不需要像其他真人演出游戏中的主角一样,用演技征服玩家。传统电影里的诀窍,无论是长镜头还是一镜到底,甚至光影,在这款游戏里通通没有用,演员只需要摆出多少美美的pose,接着由懂摄影的职业人员照下来,接着修成最美的图就行了。
演员也不用配合演技说台词,也不需要思考片场走位,他们只是站在这里,当玩家需要进行选择的时候,导演无需思考此时的演员表现和摄像运镜,把当前这张照片加上特效不停地动来动去就行了。
在我看来其实这不能叫“杰出的游戏”,然而这并不妨碍我尝试了一番。
毕竟我更支持游戏应该注重“戏”的部分。
不得不说,抛开游戏性和低成本的ppt演出,《隐形守护者》凭借着强大的剧本和丰盛的分支,以极具张力的文学性深深地征服了我。
而且这种毫没门槛的游玩方法,让无论啥子样的玩家,甚至非玩家都可以参和到这场谍战大戏中。
充满了未知的剧情,让玩家开局就也许被酒馆里的小混混打死,每个选项的背后都能体会到那段年代的风云诡谲。
云玩家甚至也能参和到这场全民谍战的游戏中来。
惊喜,我只能说惊喜。
很显然,相比传统游戏开发,真人演出游戏甚至连专业程序员都省了,有个懂点编程的人就行。毫无疑问,游戏开发成本是暴跌的,相比《底特律:变人》和《教团1886》这种几乎是纯剧情的游戏,没有了编程门槛,文学性和剧情张力上,《隐形守护者》可以说是毫不逊色。
然而在开发成本和收入上,甚至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鲁迅先生就说过,全球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就成了路。
《隐形守护者》大获成功以后,国内突然迎来了一场真人演出游戏的井喷式爆发,甚至开始出现专门的“互动娱乐企业”,专项开发这些游戏。
其实这类游戏的前身无非就是galgame,即美少女互动游戏,嗯没错,我度娘到的概念。
而galgame在我国其实特别有群众基础,早先的“橙光游戏”就一个galgame的巨大集散中心,在这里,没有时刻大把码字的写手们用另一种载体创作属于他们的故事;而几乎没门槛的创作方法也让任何人都可以参和进来。
真人演出游戏脱身于galgame,而且赚到了钱,看起来比galgame更高大上的游戏玩法,而且脱离了橙光的统治,同样几乎没门槛的制作方法,这些优点结合到一起,吸引了无数池中金鳞,为了吃一口这鲜美鱼食而纷纷跃出水面。
实际上,目前吃到了这份红利的游戏屈指可数,无数真人演出游戏在开发阶段就暴死了,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我都见过名字,然而对他们的记忆大概只持续了5分钟,当我再想的时候已经记不起来了。
甚至搜索都搜差点,连互联网都忘记了他们。
并不是说《隐形守护者》开了个不好的头,真人演出并非《隐形守护者》的原创,而且这是一种特别全民同乐的游戏玩法。
只是说在这个人越来越懒的时代里,纯粹的真人演出是否会成为下壹个世代的常态,大家永远都不会了解,但至少,我觉得这种游戏并不好玩。
精细的小甜品确实很甜,然而不管饱啊。
潘多拉打开了宙斯送给她的盒子,从此全球上有了灾祸和希望。
《隐形守护者》虽然没能掀起壹个足以掀翻世代的浪头,然而也算是打开了盒子了。
真人演出游戏确实是一种节省成本,甚至很多玩家喜爱的游戏玩法,像是《量子破碎》这种游戏也运用过这种演出方法。
然而我还是想说,全用ppt是不是过于取巧了点了。
在新的世代来临前,总有人能够踩在世代的浪花上,但也总有人被海浪卷入海底,万劫不复。《隐形守护者》确实是一部好剧本,然而我还得觉得,是不是可以寻觅出联欢画得新玩法,而不是游戏呢?
然而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了,没准这就是新时代的连环画也说不定,对吧。